仪电

服务热线:176 2192 3717
176 2192 3717

他们都在找:
当前位置主页 > 技术支持 >

不同离子对溶液导电影响

返回列表 来源:未知 发布日期:2025-02-28 08:48【

电导率是指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导电能力,是描述物质导电性能的一个重要物理量。

  电导率仪是一种基于电导率传感器的测量仪器。作为一种先进的测量仪器,它可以快速、准确地测量出溶液的电导率,并以数字形式显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,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。

  离子种类的不同,对溶液导电率也有很大的影响。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电导率值特别高,对比0.01mol/LHCl(4000μs/cm)和0.01mol/LNaCI(1270μs/cm)的电导率值可知,两者所含的负离子同为Cl-,可见H的导电能力特别强。对比0.01mol/LNaCl0.01mol/LNaOH(2263μs/cm)的电导率值发现,OH的导电能力特别强。

  离子种类对溶液导电能力强弱是有影响的,尤其是当有强酸或强碱存在时,其中H*OH的导电能力特别强,对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特别大,如果此时忽略了它们对导电能力的影响,就往往会产生较大的误差。

 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本质上是与离子的电迁移速率相关,而离子电迁移速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离子本性(离子半径、离子水合程度、所带电荷等)、溶剂的性质(黏度等)、电场的电势梯度、温度、浓度等。所以,不同的离子(如K*Na*CH₃CO0Cl)然其物质的量浓度、所带电荷数相同,但由于离子半径和离子水合程度的不同,必然会造成其电导率的差异。

  H⁴OH的电迁移速率比其他离子大好几倍,这种现象只在水溶液(或含OH基的溶剂,如ROH)中显现。在水溶液中,单个溶剂化质子的传导是通过一种质子传递机理Grotthus电导机理实现的,而不是质子本身从溶液的一端迁向另一端

  因为质子可以在水分子间转移,所以随着质子从一个水分子传给另一个水分子,电流就很快沿着氢键被传导,而水分子的排列从ab,b排列方式的水分子必须翻转,回复到a的排列状态才能再接受(或释放)质子,故电导率的大小取决于水分子翻转的速度。